網(wǎng)站首頁 > 名句 > 李白死前最后一首詩

李白死前最后一首詩

李白死前最后一首詩

1、余風(fēng)激兮萬世,游扶桑兮掛左袂。

2、這對正值壯年,又有滿腔抱負的蘇軾而言,是何等大的打擊,但他沒有因此消沉,反而高歌“一蓑煙雨任平生”,激勵了無數(shù)身處逆境之人。

3、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

4、“大鵬飛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濟。余風(fēng)激兮萬世,游扶桑兮掛左袂。后人得之傳此,仲尼亡兮誰為出涕!”

5、公元710年,李白十歲寫了第一首詩,公元762年,李白已經(jīng)62歲高齡,因病去世,臨死前寫下《臨終歌》

6、閑來垂釣碧溪上,忽復(fù)乘舟夢日邊。

7、詩歌開頭兩句極寫自己此時垂垂老矣的狀態(tài):他的心已經(jīng)像那燒成灰的木頭,波瀾不驚,再不為外物所動;他的身體就像系纜繩的小船,漂泊不定。

8、“明日復(fù)明日,明日何其多,我生待明日,萬事成蹉跎?!边@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《江雪》中的一句,表達了對時間的無奈和無力,以及對未能完成心愿的懊悔和無奈。也有人將這句詩解讀為臨終前的掙扎和不甘心。

9、他這一生大起大落,失意也罷,坎坷也罷,他一直是那個天性豪放的蘇軾。

10、中間兩句蘊含了深刻的意義,李白用大鵬自喻,雖然被催折了翅膀,但自己所留下的東西依然能夠影響千秋萬代,事實上也的確如此,千年之后的我們依舊在讀著他的詩歌。

11、“絕命詩”是詩人臨終前寫的最后一首詩,例如李白的“大鵬飛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濟”、陸游的“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”、文天祥的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……

12、這首詩寫于蘇軾去世的前兩個月,此時的他已是花甲之年,走到了生命的盡頭。

13、行路難!行路難!多歧路,今安在?

14、《望廬山瀑布》唐·李白

15、《靜夜思》唐·李白

16、馀風(fēng)激兮萬世,游扶桑兮掛左袂。

17、【譯文】

18、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(gòu)思,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,將敬亭山擬人化,寫得十分生動。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,但更是自己的堅定,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托。此詩作于唐玄宗天寶三載(744年)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跡江湖中的某一年。

19、言多令事敗。器漏苦不密。

20、最后兩句李白運用了用典的修辭手法,前一句承接上文,大鵬隕落代表自己的氣數(shù)也將散盡,后一句則借孔子來表達內(nèi)心的落寞。在李白臨終時,他深信后世會有人感慨,但此時卻沒有知音好友陪在身旁,就好比孔子被后世萬人敬仰。這兩句將李白內(nèi)心的悲傷表達地淋漓盡致,卻有著豪放英雄情懷,再有不甘,也即將離開。

21、詩人以大鵬自比,那展翅九萬里的大鵬從高空被摧落了,孔子已死,還有誰為大鵬的摧落而流淚呢?這是詩人對當(dāng)時社會的責(zé)問,充滿了對自己一生而悲憤的心緒。

22、詩人以大鵬自比,那展翅九萬里的大鵬從高空被摧落了,孔子已死,還有誰為大鵬的摧落而流淚呢?這是詩人對當(dāng)時社會的責(zé)問,充滿了對自己一生而悲憤的心緒。

23、后人得之傳此,仲尼亡兮誰為出涕?

24、“大鵬飛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濟。余風(fēng)激兮萬世,游扶桑兮掛左袂。后人得之傳此,仲尼亡兮誰為出涕!”

25、馮唐易老,李廣難封!

26、蘇軾也曾有豪情壯志,可是他這一生屢遭貶謫,縱有萬般報國激情,到了風(fēng)燭殘年之時,也已消散殆盡。

27、游扶桑兮掛左袂。

28、李白生前最后一首詩應(yīng)該是:臨終歌

29、這首詩是李白在病榻時寫的,心力交瘁地寫完后交給了同宗族的李陽冰,這首詩名為《臨路歌》,也有說法稱之為《臨終歌》,詩歌原文如下:

30、《行路難·其一》唐·李白

李白死前最后一首詩

31、這首絕筆詩有著類似屈原的詩歌風(fēng)格,亦有先秦諸子百家時代的寫作風(fēng)格,兼具浪漫和豪放,情感上還帶有一絲的不甘。

32、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唐·李白

33、“心如死灰”似乎和一向豁達豪邁的蘇軾不搭邊,然而若能了解他這一生的經(jīng)歷,也許就不難理解他此時的心情了。

34、他在真州游金山龍游寺時,看到自己的畫像,回想一生的起起落落,一時感慨萬千,提筆寫下了這首最傷感的詩,最后六字道盡平生坎坷。

35、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?lián)P州。

36、問汝平生功業(yè),黃州惠州儋州。

37、他在烏臺詩案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,是個沒有實權(quán)的閑職。

38、李白的最后一首詩《臨終歌》

39、接下來的兩句是自問自答,最后六字道盡平生坎坷。

40、前兩句詩運用了比興的修辭手法,形象概括了李白的一生經(jīng)歷。詩人以大鵬自喻,大鵬展翅遨游天際代表李白壯年之時平步青云,而大鵬的翅膀力量不濟暗含著李白后半生的顛沛流離。

41、他對著自己的畫像問道:“你這一生的功業(yè)有哪些呢?”

42、《獨坐敬亭山》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(chuàng)作的一首詩,是詩人表現(xiàn)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。此詩表面是寫?yīng)氂尉赐ど降那槿?,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。

43、馀風(fēng)激兮萬世,游扶桑兮掛石袂。

44、而蘇軾呢?到了嶺南,依然不改吃貨本質(zhì),“日啖荔枝三百顆,不辭長作嶺南人”。

45、《臨終歌》唐·李白

46、孤帆遠影碧空盡,唯見長江天際流。

47、后人得之傳此,仲尼亡乎誰為出涕。

48、走到生命盡頭的他已無欲無求,就像他給兒子蘇過寫的那首詩“到得還來別無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”。

49、神龍元年(705年),十一月,武則天去世。李白五歲。發(fā)蒙讀書始于是年?!渡习仓菖衢L史書》云:“五歲誦六甲?!绷?,唐代的小學(xué)識字課本,長史,州之次官。

50、在他好不容易適應(yīng)了嶺南的生活,一紙詔書又將他送到了更偏遠的儋州,就是我們?nèi)缃竦暮D稀?/p>

51、詩仙李白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(jīng)典詩篇,浪漫主義的他在臨終前依舊保持著浪漫色彩,卻能從中讀出那份豪情壯志,讀出那份英雄情,今天我們要來品讀的便是李白臨終前的最后一首詩。

52、大鵬飛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濟。

53、惠州便是嶺南一帶,《史記》曾言“嶺南卑濕,丈夫早夭”,對于唐宋人來說,被貶謫到瘴氣橫行的嶺南,是極痛苦的事,很可能就是一去不返了。

54、欲渡黃河冰塞川,將登太行雪滿山。

55、在宋朝,流放海南是僅次于滿門抄斬的懲罰。可是62歲的蘇軾淪落海島,依然不改豁達本性,“我本儋耳氏,寄生西蜀州”。

56、余風(fēng)激兮萬世,

57、這首絕命詩語帶詼諧,概括了他一生的悲慘遭遇,引起了千古共鳴,讀來令人傷感。

58、大鵬奮飛啊振動八極,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濟。雖被摧折,其余風(fēng)啊仍可激揚萬世,游于扶桑啊又掛住左翼;力雖不濟,后人得此余風(fēng)而可傳此事跡,然而世無孔子,誰能為我的摧折而哭泣?

59、公元762年,李白病重。他在病榻前,將一生著作全部交付給李陽冰。李陽冰把它們編成《草堂集》10卷。這年11月,詩人便與世長辭,終年62歲。在臨終前,李白總結(jié)一生,寫下了他的絕筆《臨終歌》

60、仲尼亡兮誰為出涕?

李白死前最后一首詩

61、讒邪害公正。浮云翳白日。

62、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(xiāng)。

63、可是說到平生功業(yè),他卻不提出任禮部尚書,也不提杭州,而是以“黃州惠州儋州”,概括一生,讀來令人傷感,因為這三個地方正是他的貶謫之地。

64、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
65、大鵬飛兮振八裔,

66、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

67、長風(fēng)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。

68、這首詩名為《自題金山畫像》,全文如下:

69、臨終歌》李白

70、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

71、中天摧兮力不濟。

72、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劍四顧心茫然。

73、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盤珍羞直萬錢。

74、答道:“黃州惠州儋州”。

75、李白生前最后一首詩是《臨終歌》

76、靡辭無忠誠。華繁竟不實。

77、河潰蟻孔端。山壞由猿穴。

78、后來宋哲宗繼位后,高太后垂簾聽政,起用司馬光等舊黨,蘇軾也因此東山再起,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。

79、后人得之傳此,

80、人有兩三心。安能合為一。

81、蘇軾這一生曾官至龍圖閣學(xué)士、禮部尚書,也曾在密州、徐州、杭州任職,特別是杭州,他曾兩度任職,還修建了蘇堤。

82、李白死前寫的最后一首詩是《臨終歌》,其他7首沒有考證,另李白的詩歌如下:

83、公元762年,李白病重。他在病榻前,將一生著作全部交付給李陽冰。李陽冰把它們編成《草堂集》10卷。這年11月,詩人便與世長辭,終年62歲。在臨終前,李白總結(jié)一生,寫下了他的絕筆《臨終歌》:

84、《臨終詩》孔融

85、開元三年(715年),李白十五歲。已有詩賦多首,并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,開始從事社會干謁活動。亦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,好劍術(shù),喜任俠。是年岑參生。

86、當(dāng)年宋之問就曾被貶嶺南,不到半年便偷跑回京城。

87、而“不系之舟”正是他晚年漂泊異鄉(xiāng)的真實寫照,一種羈旅的傷感油然而生。

88、可是好景不長,1093年,高太后去世,宋哲宗親政,舊黨因此被打壓,蘇軾被貶到了惠州。

89、多少英雄情,多少英雄淚,李白的浪漫一生,卻也有著落寞和無奈,他飲酒作詩千萬篇,卻也知音難尋。杜甫和李白的境遇也有幾分相似,杜甫也曾說過“寂寞身后事”,我們后世看到李白的境遇,不禁感慨他的一生。

90、三人成市虎。浸漬解膠漆。

李白死前最后一首詩

91、上元三年(762年),李白病重,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,賦《臨終歌》而與世長辭。

92、上元二年(761年),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。在金陵,他的生活相當(dāng)窘迫,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(dāng)涂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。

93、一直到了宋徽宗繼位,蘇軾才被赦免,北上歸家。

94、公元762年,李白病重。他在病榻前,將一生著作全部交付給李陽冰。李陽冰把它們編成《草堂集》10卷。這年11月,詩人便與世長辭,終年62歲。在臨終前,李白總結(jié)一生,寫下了他的絕筆《臨終歌》:

95、而最令我感慨的當(dāng)屬蘇軾人生的最后一首詩,讀懂這首詩,你就讀懂他的一生。

96、李白寫的最后一首詩

97、涓涓江漢流。天窗通冥室。

98、生存多所慮。長寢萬事畢。

99、后人得之傳此,仲尼亡兮誰為出涕!

100、開元六年(718年),李白十八歲。隱居戴天大匡山(在今四川省江油縣內(nèi))讀書。往來于旁郡,先后出游江油、劍閣、梓州(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(nèi))等地,增長了不少閱歷與見識。


【李白死前最后一首詩】相關(guān)文章

精選李白的古詩夜宿山寺配樂朗誦【77句】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m.x4s22.cn/juzi/483.html